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 

贵州省纪委省监委网站:学党史┃杜鹃花海里的战斗——黄家坝阻击战

日期:2021-11-22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马缨哪得鲜如许,为是红军血染成。”在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有这样一句诗歌,记录着红二、六军团路经百里杜鹃时在杜鹃花海里打响的一场战斗——黄家坝阻击战。


1936年初,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王震、萧克等率领下挺进贵州,进军黔西北,强渡鸭池河,克黔西,夺大定(今大方县)、毕节,并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扩红”运动。国民党以数倍兵力进军黔大毕,企图将红二、六军团围歼于川滇黔边境。


1936年2月14日,国民党郝梦龄先遣队从黔西县城北面的煤洞场(今百里杜鹃管理区金坡乡)向大定县城以东的黄家坝地区(今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进发,妄图与正在追击红二、六军团的万耀煌纵队从东、南两个方向形成夹击,将红二、六军团新成立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扼杀在摇篮之中。


根据所获情报,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决定在大定县城东北面阻击敌人,为争取时间作好战略转移的准备。


2月18日,总指挥部急电红六师从大定县城急进革左(今百里杜鹃管理区鹏程街道)、黄家坝,迎击从黔西向煤洞场窜扰的郝梦龄先遣队。


下午4时,红六师到达革左梁子街后,迅速作了战斗部署,抢占革左梁子、红岩丫口、箐门口等黄家坝西北一带的高地,居高临下地向分散驻扎在箐脚的郝梦龄先遣队发起了攻击,正式打响了黄家坝阻击战。


红六师的突然袭击,打得郝梦龄先遣队晕头转向。仓促应战中,郝梦龄先遣队纠集三股兵力退守刺楸树、神道碑、石桅子大坡三个据点,阻止红六师继续向老街进攻。


午夜时分,红六师占领石桅子大坡和神道碑两个据点后,郝梦龄先遣队集中兵力退守刺楸树,并在火烟洞的山头修筑工事,构筑第三道防线,拼命抵抗红六师的进攻。一时之间,战线无法推进。


为诱敌深入,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红六师在跑马坝、神道碑一带的树上挂起灯笼、手电筒,引诱郝梦龄先遣队集中火力射击。随即,红六师分兵两路,从刺楸树左右两边对敌人进行包抄夹击。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4时,英勇的红军战士通过夜战、近战、白刃战等方式与敌军展开战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缴获轻机枪1挺,长短枪60余支,击毙敌军团长1名、官兵100余名。


这一仗把郝梦龄先遣队打成惊弓之鸟,红六师撤离黄家坝、革左梁子后,郝梦龄先遣队也因害怕遭到红军的伏击,再也不敢贸然尾追红军。


自此战过后,红军军威大振,连战连捷,粉碎了敌人分两路合兵大定、袭扰我总指挥部的企图,确保红二、六军团胜利转移。


为了永远纪念红军、教育后代,百里杜鹃管理区先后在普底乡建立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修建红军广场,让杜鹃花海里的红色记忆,与该区各族人民世代依存、万古长青。


硝烟散去,记忆永存。红军长征已过85个年头,但发生在花海中的这场战斗仍然被当地百姓口耳相传,红军战士身上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也时刻激励着百里杜鹃各族儿女不断拼搏奋进。(王晗煜)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