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作之窗 >乡镇动态 > 

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纪检人·手记】脱贫攻坚 我的位置在哪里

日期:2018-09-29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2018年9月28日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要闻

 

     时光荏苒,我不知走访过多少次贫困户,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鼓励他们早日致富。我也不止一次反躬自省,我们纪检干部除了鼓励群众和宣传政策,还能再做些什么?最近发生的两件事,让我找到了答案。

     一天早晨,我接待了一群来自深度贫困村的上访群众,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开口说道:“领导,我们村有一位脱贫户,他早在两年前就享受过国家危房改造补助,但老旧危房没拆除,现在村里又让他享受国家35000元的危改补助。”

     “享受危改政策是需要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民主评议的,难道在会上你们没有及时向村两委反映情况?”我惊诧的问道。

    听完我的话,站在一旁的大妈激动的说:“村里根本没有召开评议会,再说这位脱贫户的亲戚是我们村的支书,太不公平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没召开评议会....村支书的亲戚...,这些只言片语,让我感觉到事情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当天下午,我便组织纪委办的同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初步核实。经查,群众反映的问题属实,多名干部因此受到责任追究,村支书也因为优亲厚友受到党纪处分,成功挽回了国家资金损失。

    几天后,我在群众大会上向村民们通报了案件查办情况,群众拍手叫好,一位村民动情的说:“只要有纪委在,才能真正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还有一次,一位村民来到我办公室,他情绪激动的说:“我是村里的贫困户,由于居住的房屋面积不足,可以享受国家的补短板资金,但是我提交申请时,村里的副主任却说我不能申请,原因是我家享受过危改.....”。

     经过调查了解,原来是村里的副主任不清楚国家扶贫政策,在向群众宣传国家补短板资金时,误认为国家补短板资金就是危改资金;这位副主任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就简单粗暴的对享受过危改而又提交申请的贫困户予以拒绝,导致群众误解,满意度评价较低。

    村里的副主任因为不担当、乱作为受到我的严厉批评,这位村民在得到申请国家补短板资金时,感激的对我说:“谢谢纪委的同志,只要有纪委在,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

    现在,当我想起“脱贫攻坚,纪委的位置摆在哪里?”这一问题时,我的答案是:围绕精准扶贫的主责主业,严格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从源头把关,防微杜渐,杜绝扶贫政策走偏受阻,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这就是我们纪检干部在脱贫攻坚期间最完美的答卷。(百里杜鹃金坡乡 尹珺珺)

文章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