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百里杜鹃:“巡、改、促、治”打通群众“堵点”
日期:2023-11-17
来源:百里杜鹃纪检监察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党的政策真的太好了,多亏巡察组的同志帮我们解决了绕路问题,要不然栽种背挑好不方便。”当下沉走访的巡察组再次来到百里杜鹃戛木管理区大堰村村民罗艳家门口时,正在忙着剥玉米的罗艳急忙从小板凳上起来,边把巡察人员往家里揽,边激动地说道。今年9月初,党工委2023年第二轮巡察第一巡察组进驻戛木管理区后,紧扣党委职责、站办职能,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一线联系群众、一线发现问题、一线交办问题、一线解决问题”的“一线”工作法,着重从“学习研究政策精神上是否结合实际真学实学、深入探讨,组织安排工作上是否统筹考虑、因地制宜,执行政策上是否重点突出、不折不扣,推动落实上是否身先士卒、迎难而上,取得成效上是否群众满意、百姓认可”五个方面查找问题,组织村村与群众见面交流,入户了解情况,宣传巡察工作内容和方式,争取得到群众支持,真正为群众办事。在大堰村召开群众会时,村民罗艳试探性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吃穿是没有问题了,只是我们组好多家土地都在马路边,因修路被护栏围住了,平时种地很不方便,连犁地的机器都不好搬进去,收庄稼的时候要背着绕一圈才能出来,能不能请巡察组帮忙解决一下,给我们留一条去地里的路?”带着群众提出的问题,巡察组充分发挥“部门联通、业务贯通、对接畅通”优势,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原来,2019年6月,百里杜鹃交通局在戛木管理区大堰村中坝组实施道路硬化时,考虑到此处道路弯道较多,存在安全隐患,就用护栏将该路段全部围住,将原来进出田间地头的路口也一并围住了。经村民多次反映,相关单位表示改这个路口的护栏程序太复杂,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当晚,巡察组立即召开了组务会,决定按照巡察“立行立改”工作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立即反馈至被巡察单位,要求戛木管理区党委立行立改、限期整改。同时压实整改主体责任,确保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在党工委巡察组的督促下,戛木管理区党委主动协调交通局,1个月内对原来的小路入口处护栏进行了改造,留出了一条能够正常进出田间地头的通道,大堰村中坝组村民务农更加方便了。同时,巡察办按照“巡、改、促、治”全链条的“以巡促治”工作格局,根据“三移交一通报”机制,将巡察发现问题移交区纪检监察工委、组织人事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向党工委管委会分管领导通报巡察情况,强化整改监督责任,明确纪检监察工委和组织部门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责任,并对被巡察党组织整改情况开展评估,对巡察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的,严肃问责追责。对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移交相关职能部门,推动主管部门对行业领域普遍性、系统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解决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提升基层巡察的政治威信。“民生连着民心。对乡村开展巡察,就是要打通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让基层群众从巡察中得到实惠、看到变化,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该区党工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