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廉政教育 >清风文苑 > 

“印章”背后刻“民心”

日期:2015-11-20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印章”背后刻“民心”

 

“公章腰间挂,办公露天坝”。曾几何时,这是村干部办公的真实写照。然而,小小的公章被部分村干部视为权力的象征,群众找村干部办事,常常被冠以种种理由加以搪塞,其目的就是想利用手中这点权力吃拿卡要。有群众一度认为“公章就是村干部的摇钱树”,对此意见很大,但往往仅限于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还有这样的现象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几天前,我们来到百里杜鹃金坡乡附源村走家串户,想了解群众到村办事的情况。

“不提一只鸡,至少也得打一斤酒,或者送一包烟,要不然这章不会盖得那么顺利。”有群众回忆起以往找村里办事的情景。

“这是铁定的喽。这不,我家以前几个娃娃办这样证那样证都要找村里先开证明,开证明就得盖章,盖一次章得顶半天活路,我可没少帮他们白做些活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如竹筒倒豆子般道出了百姓在办事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的种种刁难。多年前,附源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天高皇帝远”的状况致使部分村干部工作作风懒散懈怠,干群关系比较紧张。

20145月,附源村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推选出5名民生监督员,并从中选举产生了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村监委成立后,明确以加强党务、村务及民生项目公开为抓手,着力查处群众办事难等问题线索。通过走访发现,群众对村里的公章不在干部身上、就在干部家里的情况反映极其强烈。因为,要想盖章办事的话,“你懂的”。

“我们把管好用好公章摆上议程,作为村监委的第一件事。”村监委主任黄世锡说。

经过民生监督委员会成员商议后,决定向村支两委发出书面监督提示单:“为加强村务公章管理,不能由个人经常带回家,必须由值班人员进行管理,保证群众办事盖章能找得到人,盖章要做好登记”。

面对这份民生监督委员会的开出的“罚单”,村党支部书记罗燕非常地窝火。

村监委成立之初,其定位就是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开展民生项目监督工作,同时对村两委有关重大决策等事项进行全程监督。

“既然在村两委的领导下,那肯定不敢监督‘领导’,不然‘领导’的意义何在?”村干部都这样想。可是眼前的监督提示不得不让大家有些毛骨悚然,浑身感觉不自在。

“这不是挑战权威,而是职责所在。”罗燕意识到,加强公章管理,有利于群众办事方便,同时也避免个别干部借为群众盖章办事之名,行吃拿卡要之实。于是,当即通知村两委的同志及民生监督委员开会,经讨论决定: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公章统一交到村办公室,每天安排值班人员统一管理,制作印章使用登记台账,如实登记;重大事项必须经村两委及民生监督委员会研究方可用章,民生监督委员会对村公章的使用情况要随时进行监督,加强公章的规范管理。

自此,群众前来盖章不再被刁难了,而且由于办公室随时有人值班值守,大家办事也更方便、更顺心了。自规范公章管理使用以来,附源村再没有发生过一例干部由于盖章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的情况,随之带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推动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全村信访件数量呈直线下降:从2013年的15件,到2014年的4件,再到今年上半年的“零上访”。

正是这枚小小的印章,却成为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凝聚的印记。因为,它刻下的不只是一份“证明”,而是一个个“民心”、“民意”。(项开文  夏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