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廉政教育 >党风政风 > 

规范办酒“显”成效 风清气正“得”民心

日期:2016-09-14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以前一年的大部分收入要全部用来吃酒随礼,现在政府规范办酒,大家都能自觉抵制和约束滥办酒席,风气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这是百里杜鹃石牛村一位村民向笔者发出的感慨。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以“政府主导、纪委监督、村民自治”的方式,成功扭转了滥办大办酒席的不良风气,得到了党员干部和农村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

率先整治 规范办酒

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地处百里杜鹃风景区的核心地带,2014年以前,这个只拥有1.7万余人的少数民族乡镇却因办酒名目越来越多、酒席场面越搞越大、礼金越送越多,让传统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变了味,招魂酒、开业酒、立碑酒、栽花树酒等巧立门目的酒席过量支付了干部群众的人情费,也超越了大家的经济承受能力。

在深入调查了解民意的基础上,普底乡党委、政府指导村级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酒席操办理事会”,负责对违规操办酒席的宣传和符合操办酒席条件的核实登记和上报。乡级相应建立了酒席操办监督委员会,负责配合各村理事会对违反规定操办酒席的行为采取控制措施。经过3个多月的治理,普底乡群众滥办大办酒席的现象不但得到了有效遏制,更带动了周边乡镇跟着学、照着做,纷纷成立酒席操办监督委员会和酒席操办理事会,抓好村民对办酒行为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推动治理滥办酒席工作顺利开展,获得了良好效果。

政府主导 纪委监督

不仅在乡级层面实现贯通,党工委、管委会更是把强化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带头作用作为规范办酒的关键来抓,制定并实施了《关于重申严禁党员干部滥办大办酒席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严禁党员干部巧立名目滥办除婚丧事宜之外的各种各类酒席,不准参加他人邀请的除婚丧事宜之外的各类各种酒席。通过突出党员干部的带头、带动作用,实现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纪工委监察局重申辖区内国家公职人员、党员、村干部操办婚丧宴向纪委申报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严肃查处党员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操办酒席的行为。2014年10月6日,因接到群众电话举报,纪工委监察局在黔西县城关镇玉竹酒楼查处了一起国家工作人员异地违规操办搬家酒的典型案例,相关责任人受到行政警告处分,退还全部礼金,并在全区通报批评,引起了强烈反响。

群众响应 效果明显

各级纪检检察机关的从严监督、从严查处,既有效的杜绝了党员干部违规办酒在群众中的恶劣影响,又引导了广大群众正确对待滥办酒席的问题,形成了“易风移俗”良好的社会风气。今年8月份,笔者在一次走访调查中发现,党员干部不但能够自觉遵守有关纪律规定,不愿违规办酒。良好的作风更是影响了广大群众,改变了办酒观念,带动群众主动作为。今年以来,鹏程管理区石牛村新搬进的48户群众,没有一户借搬迁之机操办“搬家酒”;也是在该村,考取重点院校的4名农户,没有一户通过操办“升学宴”借机敛财。群众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既有效遏制了滥办酒席现象的蔓延和扩展,又倒逼监督了干部作风,在全区形成了“想办酒的不敢办,能办酒的申报办,婚丧嫁娶简化办、违规办酒被查办”的良好局面。(百里杜鹃 尹珺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