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廉政教育 >党风政风 > 

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百里杜鹃通报5起脱贫攻坚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

日期:2018-08-01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2018年08月01日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要闻

 

日前,百里杜鹃管理区纪工委公开通报曝光5起脱贫攻坚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

1.仁和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刘承贵工作失职问题。刘承贵担任仁和乡脱贫攻坚永兴战区工作组组长期间,工作中统筹督促不力,审核把关不严,对重点工作的指导跟踪不到位,导致仁和乡永兴居委会“一户一档”资料、“连心袋”资料等收集工作严重滞后。20186月,刘承贵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2.百纳乡百纳社区脱贫攻坚成效交叉考核准备不力问题。百纳乡百纳社区在迎接毕节市脱贫攻坚成效交叉考核工作中准备不充分,工作落实不力,存在贫困户错识、一户一档资料逻辑错乱、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直接影响考核组对百里杜鹃管理区脱贫攻坚工作考核结果,造成不良影响。20185月,百纳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龙霖,主任陈世华,党支部副书记张敬芬等3人作为社区扶贫工作和整脏治乱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0186月,乡扶贫工作站负责人莫俊,作为负责指导扶贫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乡党委委员饶文统作为联系村领导和整脏治乱工作分管领导,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3.金坡乡整治办负责人龙先令不作为问题。龙先令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问题不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简单的将问题和困难发在微信群推给下级和上级,自己在中间当“二传手”,导致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迟迟得不到解决,履责变推责。20185月,龙先令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4.金坡乡财政分局工作员曾家根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曾家根在脱贫攻坚帮扶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强,帮扶流于形式,其留给帮扶群众的电话号码经常打不通,督导问责组多次拨打曾家根电话也无法接通;在帮扶工作中乱表态,多次承诺给群众协调鸡苗问题,但最终未能落实,又未向群众进行有效的疏导解释,导致群众对帮扶干部的满意度评价较低。20184月,曾家根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5.仁和乡中河村村主任金德才工作失职问题。金德才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工作中疏忽大意,致使群众重复获得危房改造指标,导致3.5万元的国家危改资金流失,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20186月,金德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上述通报的5起典型案例,充分暴露出百里杜鹃管理区个别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仍然存在工作不实、脱离群众、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损害了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坚决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保质保量完成今年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处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查纠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百里杜鹃纪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