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廉政教育 >党风政风 > 

【回眸2016】约谈提醒1205人次 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常态

日期:2016-11-28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百里杜鹃管理区持续强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运用,尤其是在实践“第一种形态”上狠下功夫,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主体责任缺失、“一岗双责”意识不强、反映问题尚未违纪违规等情形,主动开展约谈,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截止10月,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共约谈党员干部1205人次,其中科级干部207人次,23名党员干部主动向党组织交代问题。

履责不力必“约谈”

“我单位将按照党工委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实际行动、满意效果迎接新一年的工作。”这是年初某单位主要负责人因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后,面对党工委书记约谈时的表态。百里杜鹃坚持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总开关”,建立履责纪实清单,落实“四个亲自”,党工委“五人小组”领导同志带头履职,对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研究并听取汇报、提出要求和措施,对分管范围的领导干部采取定期约谈的形式进行履责提醒。2016年9月21日,管委会主任对76名部门一把手和重要岗位负责人落实“一岗双责”情况进行了集体约谈;2016年7月1日,组织部部长对提拔重用的2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个别约谈。

党工委班子成员层层传导压力,各级党组织“跟着学、照着做”,真正把责任落实到位。某局领导班子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对干部的管理不到位,导致该局3人被诫勉谈话。“我作为党组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这些问题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天的谈话对我来讲不仅是一次提醒,更是一次警示。”2016年9月7日,该局党组书记、局长被约谈时颇有感触地说。

轻微问题发“函询”

2016年7月,区纪工委向某乡党委书记发出函询通知书,对他就群众举报的2014年群教活动期间公车私用等问题进行函询。函询通知书下发后,该乡党委书记及时将情况说明交纪工委。7月25日,区纪工委领导对其进行约谈,在谈话中指出:“找你谈话一方面是要正视信访问题,就工作不足作出改进;另一方面是要卸下包袱,不要有什么顾虑。”该乡党委书记说:“通过函询,使我对存在的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既提醒了我又教育了我,防止一些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区纪工委还明确规定,凡是线索反映笼统、难以查证核实的、反映轻微违纪问题的或问题较少、情节简单的线索采取谈话函询,并严格规范谈话函询程序。对需谈话函询的党员干部,由区纪工委统一制作谈话函询通知书,送达被函询对象,要求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函询对象的书面说明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背书后交到纪工委承办科室。区纪工委对函询对象提供的书面材料真实性进行认真核实后,将谈话函询的记录、印证材料、本人书面说明等全部装档备查,作为日后考评任用的依据。今年以来,区纪工委共发出函询通知书6份,函询11人次,起到了“咬耳扯袖”的良好效果。

通报曝光强“震慑”

2016年4月,区纪工委针对领导干部遵守工作纪律和效能建设问题,在全区范围内连发两期通报,对12名领导干部进行通报并约谈,进一步严肃了工作纪律,推动了行政效能建设。一名干部感言:“以前,没把工作纪律和效能建设当回事,总觉得无所谓。现在上班一定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群众的合理诉求也一定要及时解决,要不然纪委一定会找上门来。”

2016年6月15日,组织部对违反驻村工作管理制度的7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通报并约谈。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说道:“以前觉得约谈只是领导干部的事,没想到这次会落到自己身上。以后我一定要严守纪律,不再心存侥幸。”截止10月,区纪工委监察局发出通报8期,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1人,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

民主生活会达“共识”

“工作作风不实,有畏难情绪,导致办法不多、措施不具体,影响了工程进度,作为单位领导我负有主要责任。”这是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一名乡科级领导干部的发言。2016年6月,区水务和生态移民局、金坡乡、大水乡因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进度慢、未按规定时间完成被全区通报,党工委、管委会责令其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找原因,纪工委领导参加指导会议。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班子成员认真坦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主动接受其他同志的批评。区纪工委充分发挥监督执纪机关作用,采取会前把关,会中指导,会后督查的方式,确保了专题民主生活会质量,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达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据悉,百里杜鹃管理区将继续围绕“四种形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大督促各级党组织认真开展“约谈”工作,有效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逐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该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筑起一道“前沿防线”。(百里杜鹃 尹珺珺)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